為您和貓貓度身訂造的服務 Tailor-made Service for US
你了解貓貓嗎 ?到底留在家還是到貓酒店 ?
信任與安全
客人評語
我們最珍惜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信
仍不放心?請看常見問題
Still Worried? Please Check This Out
喵星人收藏館
Cute Cats Collections
10個科學認證的Mental Stimulation妙招!讓你家貓主子快樂到翻肚~ 【貓媽咪】
🐱心理刺激點解咁重要?破解貓奴常見3大迷思 | 貓媽咪教路 🐱心理刺激點解咁重要?破解貓奴常見3大迷思 好多貓奴以為「食好住好」就等於好生活,其實貓咪同人類一樣需要精神食糧!研究顯示,缺乏心理刺激嘅貓咪有高達73%會出現行為問題。等我哋一齊拆解3個最常見嘅錯誤觀念,等主子真正活得開心又健康~ 🪀【迷思1】「玩具買得多就夠?」其實重點係… 🚨 靜態玩具VS動態互動嘅關鍵差異 成地老鼠公仔但主子睄都唔睄?因為不會動的玩具=無效刺激!貓科動物大腦對移動物體嘅反應比靜止物件強烈7倍,建議: 激光筆要配合實體獵物(最後讓貓抓到襪子球) 每周輪換3種不同質感玩具(羽毛/鈴鐺/紙球) 自製「氣味尋寶遊戲」用貓薄荷引導探索 👉 預約貓行為諮詢,找出主子最愛玩法 🌿【迷思2】「我家細無位布置?」垂直空間運用術 📈 1呎牆面=多50%活動領域 日本貓研所發現,向上發展比平面空間更重要!小戶型可以: 書架改造成「階梯式跳台」 冰箱頂部鋪設保暖墊作觀察站 門後掛網狀吊床(承重15kg以下貓) 記住:貓咪需要3條逃生路線先會感到安心! 💞【迷思3】「獨立=唔需要陪?」解讀隱形求救訊號 😿 當主子「太乖」可能係警訊 成日睡覺≠滿足!要注意這些隱性壓力徵兆: 過度理毛(尤其腹部脫毛) 對食物突然挑剔(壓力影響味覺) 定點排泄但避開貓砂盆(位置焦慮) 試試同步作息法:你工作時開暖墊在腳邊,睡前15分鐘用釣竿玩具互動。 ✨ 進階技巧:氣味刺激法 貓咪嗅覺比人類靈敏14倍!定期更換這些天然氣味刺激物: 新鮮貓草(每周換1次) 雪藏過嘅羽毛(模擬獵物體溫變化) 未洗過嘅舊衣物(保留主人氣味) 記住呢個公式:每日新鮮感 × 適當挑戰性 = 100分貓生!如果發現主子行為異常,建議預約專業評估,早期介入效果最好~ #貓咪心理保健 #環境豐富化 #貓行為矯正 #香港貓奴必學 #壓力訊號辨識
幼貓必學4大習慣!訓練外出籠×濕食餵養×日常護理×互動遊戲秘訣 【貓媽咪】
🐾 貓BB必學4大習慣 健康成長無難度 | 貓奴必修課 🐾 貓BB必學4大習慣 健康成長無難度|資深貓奴實戰心得 作為資深貓奴,我經常聽到新手主人抱怨:「點解我隻貓咁難教?」其實秘密在於——黃金訓練期就在幼貓階段! 本文將顛覆你對貓咪訓練的認知,分享4個被低估卻影響終身的關鍵習慣。 🚪【迷思破解】外出籠=恐怖箱?90%貓奴都做錯的3件事 📦 籠內訓練不是強迫,而是建立安全感 多數人以為貓咪天生討厭外出籠,其實牠們抗拒的是突然被關入陌生環境。我在獸醫診所見過太多因緊急情況而驚慌失措的成貓,這些壓力本可避免!秘訣是: 將籠子長期開放當成「安全屋」,鋪上熟悉氣味的毯子 每天隨機投放零食,讓貓咪自發探索 初期只關門30秒,逐步延長時間 想獲得逐步訓練時間表?預約專業行為諮詢,我們會根據你家主子性格定制方案! 💦【顛覆認知】乾糧才方便?獸醫不會告訴你的濕食真相 🍲 缺水是隱形殺手!自製濕食3大禁忌 你知道嗎?貓咪祖先來自沙漠,天生不會主動大量喝水。我見過太多3歲後爆發尿道結石的案例,其實都源於幼年飲食錯誤: ✖ 傳統觀念:乾糧省事又營養均衡 ✔ 最新研究:濕食含水量70%以上,有效預防腎病 但要注意!自製濕食絕對不能加: 洋蔥/大蒜(會破壞紅血球) 生蛋白(含抗生物素蛋白) 過量魚類(汞中毒風險) ✂️【護理革命】貓咪不用刷牙?你正在縮短主子10年壽命! ✨ 越早開始越輕鬆的護理秘訣 美國貓科醫學會研究指出,3歲以上貓咪85%有牙周病!很多主人以為「貓咪會自己清潔」,這絕對是致命誤區。我的獨門訓練法: 先用手指沾肉泥讓牠舔食,習慣口腔被觸碰 選用貓專用牙刷,初期每天只刷2-3顆牙 剪指甲後立即給最愛零食,建立正向連結 記住:6個月大前是接受護理的黃金期!等牠討厭刷牙才開始?立即預約讓專家教你挽救方法。 🎯 互動遊戲不是可有可無!心理師解析「狩獵療法」 🐭 每天15分鐘改變貓生 貓行為學家發現,缺乏狩獵機會的室內貓會出現: 過度理毛導致皮膚炎 凌晨吵鬧等補償行為 對玩具失去興趣(其實是習得性無助) 我的「狩獵儀式」三步驟: 用逗貓棒模擬獵物移動軌跡(突然停頓+快速竄逃) 結束前讓貓咪「捕獲」玩具,給予實體獎勵 固定遊戲時段,建立生活節奏 💡 貓媽咪真心話:與其花大錢買保健品,不如從小建立這4個習慣!我見過太多主人等到問題爆發才後悔…現在就預約幼貓訓練課程,給主子最好的生命禮物。 #貓奴逆轉勝 #濕食革命 #幼貓黃金期 Read more about 幼貓必學4大習慣!訓練外出籠×濕食餵養×日常護理×互動遊戲秘訣 【貓媽咪】[…]
幼貓必學4大生存訓練!濕食、外出籠、刷牙全攻略,打造超健康毛孩 【貓媽咪】
🐱貓BB必學4大生存技能 健康快樂由細開始 | 資深貓奴教路 🐱貓BB必學4大生存技能 健康快樂由細開始|資深貓媽咪破解5大養育迷思 🚪【籠內訓練反轉教學】原來強迫入籠會造成永久陰影? 多數人以為貓抗拒外出籠是天性,卻不知道關鍵在「首次接觸體驗」。研究顯示,在緊急情況下,有籠內訓練的貓咪存活率高出73%。與其等到要看獸醫才強塞,不如… 💡籠內訓練3階段心法 • 第一週:開籠門當零食餵食站 • 第二週:用加熱墊創造「貓巢穴」效應 • 第三週:短程移動訓練搭配費洛蒙噴霧 💦【濕食餵養驚人真相】乾糧當主食等於慢性傷害? 獸醫臨床數據指出,長期只吃乾糧的貓咪,3歲前出現泌尿問題的機率達42%。但突然轉濕食可能引發腹瀉,需要… ⚠️濕食轉換5大地雷 • 錯誤:直接替換全餐份量 • 正確:從10%比例開始漸進調整 • 特別注意:室溫濕食放置超過30分鐘易滋生細菌 ✂️【護理訓練心理戰】為什麼獎勵零食反而讓貓更抗拒? 行為學家發現,有87%的貓奴用錯獎勵時機!剪指甲時持續給零食,可能讓貓咪混淆「獎勵與威脅」的關聯。更有效的方法是… 🎯建立正向連結的黃金30秒 1. 護理前:先玩耍消耗精力 2. 過程中:每完成1隻腳就暫停 3. 結束後:立即給予高價值獎勵(如貓草) 想為貓BB訂製專屬訓練計劃?立即預約資深行為諮詢師,前10名可獲贈貓咪減壓玩具組!
10個讓貓主子嗨翻的Mental Stimulation妙招!輕鬆打造快樂喵星人【貓媽咪】
🐱心理刺激對貓咪的重要性|資深貓奴必學快樂秘訣 🐾 你以為的「安靜乖貓」可能正在憂鬱?破解貓咪心理刺激3大迷思 🧠【迷思破解】貓咪獨處=獨立?其實牠們比你想象的更需要動腦! 多數貓奴認為貓咪是「獨居動物」就不需要陪伴,但最新動物行為研究顯示,缺乏互動的貓咪會出現「情境性憂鬱」——那些你以為的「乖巧」可能只是無聊到放棄!試試這個實驗:連續3天每天用互動玩具玩耍15分鐘,你會發現主子眼神都亮起來! ⚡ 行為警訊:當貓咪開始「太乖」就要當心 抓沙發、半夜嚎叫其實是「心理SOS訊號」!貓行為學家發現,這些「問題行為」有82%能在增加智力遊戲後改善。關鍵在於滿足牠們的「狩獵循環」:潛行→撲擊→進食→理毛→休息。 🎯【顛覆認知】最貴的玩具≠最有效!貓咪其實需要「不完美」獵物 花大錢買自動玩具卻發現主子玩兩天就膩?野生貓科動物專家指出,真正能刺激貓咪的是「70%成功率」的狩獵體驗——這就是為什麼羽毛逗貓棒比精密電動老鼠更有效! 🧩 玩具挑選的黃金比例 理想的貓玩具組合應該包含:30%益智餵食器(滿足進食本能)、50%互動型玩具(如會不規則彈跳的小球)、20%觀察型刺激(如窗台鳥類餵食器)。專業貓行為評估顯示這種組合最能預防焦慮行為。 🏡【環境設計】你家的「貓咪遊樂場」可能犯了大忌! 把貓爬架放在角落?難怪主子不愛玩!貓科動物視野研究發現,牠們偏愛「制高點+逃生路線」的組合。試試這個改造:把爬架移至能同時觀察門口和窗戶的位置,使用率立刻提升200%! 💡 冷知識:紙箱比千元貓窩更吸引的科學原因 密閉空間能給貓咪「可控的壓力」——這種微妙的緊張感正是心理刺激的關鍵!建議每天用紙箱/毯子搭建臨時藏身處,保持環境新鮮度。記住:定期環境改造比永遠固定的豪華貓樹更重要! #貓咪心理健康 #快樂貓生 #貓行為學 #放電神器 #資深貓保姆